刊名:剧本
曾用名:人民戏剧
主办:中国戏剧家协会
主管: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ISSN:0578-0659/J
CN:11-1499/I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002816901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期刊分类:精品文艺
期刊热词:
戏曲
近段时间,电影《扬名立万》颇有点黑马的意味,以一个相对很小的成本投入,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甚至都引得“得到”专门去分析其成功的经验了。
既然如此“爆款”,那么自然会引发相关的争议和讨论。而只要有争论的地方,就总是会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从电影目前的评分来看,对其持欣赏态度的观众应该是占了上风的。
以个人的观影体验来说,最起码,
这也应该算是一部值得起票价和观众数个小时宝贵时间的商业电影了。
但是,仍然也有不少网友观看之后,不甚满意,认为这就是一个影视化的“剧本杀”游戏,立意也不过尔尔,演员的演技也过于浮夸,情节反转虽然还算合理,但仍有几分生硬等等。
其中,以鄙夷其是一个“剧本杀”游戏的声音较为突出,也较为刺耳,颇值得琢磨一番。
“剧本杀”的概念不必详述,这是近两年十分火热的一种游戏形式。它是一种多人聚会游戏,几个玩家依托一个虚构的剧本故事,共同完成一个“任务”。简而言之,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现实世界中的角色扮演游戏。
那些鄙夷这部电影只是一部“剧本杀”游戏的朋友,自然也有其几分道理。
这部电影的场景不像现在的一些商业大片,动不动就是全球取景,甚至还要通过特效制造一些原本不存在于这个星球上的场景,反而基本上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空间里面,一所大宅也的确可以和“剧本杀”店的一个房间类比。
演员人数也比较少,的确和“剧本杀”游戏参与者人数相当。各自的角色也确实都是根据剧本设定的,更加可类比。此外,情节的推进和剧情的反转,也确实和很多“剧本杀”游戏颇有几分神似,等等等等。
但是,诸多神似形似之外,透过这些纷纷扰扰表面的问题,不禁值得问一个核心的问题:
即使这部电影就是一部“剧本杀”,那就有什么错了吗?
其实根本没有错。
那些以这部电影颇似“剧本杀”游戏就贬低这部电影的朋友,其实底层逻辑和基本心理是,
“剧本杀”比电影低级。
用“高级”的电影形式“包装”一部“低级”的“剧本杀”,然后放在院线让观众花钱观看,是“欺诈”,是“割韭菜”。
这一点逻辑,其实确实有“前车之鉴”。
早两年综艺节目大火的时候,不少综艺节目把一两期节目剪辑“包装”一番,然后就以“XX大电影”的名义,上院线“圈”节目粉丝的钱。
结果观众花了大价钱看了一场原本在电视上可以免费看到的节目。
但是“剧本杀”却并非是此种情况。
“剧本杀”,本质上来说,即使是普通人自己玩的,也是一种表演的艺术行为。
如果非要找一个可以类比的事物的话,京剧的“玩票”差可比拟。
清末民初,京剧大火的时候,不少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喜欢京剧,不仅追剧捧角,甚至有条件的还要“玩票”。
说是“玩”,但其实水平很高,不少“票友”自身的学术素养很高,演出技艺也很强,甚至都是得到专业京剧演员的点拨和认可的。一些技艺很高的“票友”甚至能登台与专业演员配戏,甚至还能改编戏词,可见其水平之高。
“剧本杀”其实也是如此,都是一些非专业的“演员”,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演绎一个提前编排好的角色情节,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物质层面就更类似了,京剧“票友”的花费是很大的,当时的京剧可是高档艺术,看戏要花钱,名角的戏更贵,捧角要花钱,请演员吃饭、拜师要花钱,更加不要说置办几身行头,请几个乐师或养一支乐队要花多少钱了。现在年轻人去玩“剧本杀”,相比起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等等,那平均开支可要高得多了,也属于相对高档的消费呢。
如果站在艺术表现的这个角度上看,“剧本杀”某种意义上并不低端,反而是一种高级的艺术享受形式,与所谓的百年电影艺术相比,甚至还要更加久远一些。
虽然历史久远,不能等同于就很“高级”。
但
从历史底蕴这个方面来看,“剧本杀”就并不弱电影几分,那么通过电影展示“剧本杀”的故事,又有什么值得贬低的呢?
再深入一层,从艺术性的角度去评价,就更没有什么值得指摘的地方了。“剧本杀”和电影根本没有孰高孰低。
艺术根本没有高级与低级之分。
文章来源:《剧本》 网址: http://www.jbzzs.cn/zonghexinwen/2021/1212/1317.html